10月30日,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在该院主办的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持续推进,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65万亿~6.2万亿千瓦时,全国电源装机总容量约达14.3亿千瓦。
国网能源研究院始终关注和研究电力发展相关重大问题。基于对我国“十二五”电力中长期及经济社会能源管理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根据经济、能源、电力等多种分析模型,该院预测,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万亿千瓦时左右,2020年达到7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有所增加。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用电逐步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将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水平和比重逐步上升。
张运洲说,从地区分布看,中西部地区电力消费比重将有所提高,但全国电力消费区域分布格局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张运洲表示,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2015年我国电源装机总容量将超过14亿千瓦,到2020年装机总容量达17亿~18亿千瓦。“十二五”期间,需要新增装机容量超过4亿千瓦,其中水电1亿千瓦,核电3600万千瓦,风电及可再生能源6800万千瓦,气电1600万千瓦,其余约2亿千瓦仍需煤电支撑。
“我国水电、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比重上升,煤电比重下降。”张运洲说。据测算,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的发展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贡献率要达到80%以上。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要超过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4以上;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1/3以上,其中常规水电3亿~3.5亿千瓦,核电0.7亿~0.8亿千瓦,风电1亿~1.5亿千瓦。
在加快电力结构调整条件下,“十二五”期间煤电在新增装机中仍占主导地位。张运洲表示: “推进煤电清洁、高效、集约发展将是主导方向。”2015年、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将达9.2亿千瓦和10.3亿千瓦左右。基于这种情况,未来优化煤电布局、实施“输煤输电并举”将是缓解我国煤电运紧张、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消纳的必然选择。
由于新增电源越来越呈现清洁化、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特征,张运洲认为,“十二五”电网发展必须适应跨区输电迅猛长的客观要求,加快发展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电网形态将发生明显改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四大同步电网:东北、西北两个送端电网和“三华”团状受端电网以及南方电网,四个同步电网之间通过直流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