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我国首次向公众开放在建核电站现场
2011-06-03 17:44 来源: 本站

Aa

字体:
|
|

  据报道,我国正在建设的全球最大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从62日起设立公众开放日,向社会团体开放,首批50名参观者走进了红沿河核电站施工现场,全面了解核电站这一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项目,成为我国首个对公众开放的核电站。

 

  2007818号,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一次安装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成为全球开工建设的最大核电站,引起了中外关注。为了让广大公众走进核电,近距离、全方位地接触核电,增加对核电的认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决定设立公众开放日,陆续邀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组织地前往核电建设现场参观。面对首批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50位医护人员,核电站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工程有关情况,并结合日本福岛核事故,从核电站选址、生产技术路线到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等方面,阐释了红沿河核电站的安全性。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综合协调处处长刘正刚告诉参观者,红沿河核电站从上个世纪1978年就开始了选址,从78年开始,红沿河就作为一个普选的厂址之一,反复经过15次论证,地势平坦、开阔,满足建造核电站条件,也充分考虑了海啸和地震等地质条件的影响。

 

  据了解,依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纵深防御原则,红沿河核电站在设计、建造、运行中采取多层次的重叠保护,确保放射性物质能有效地包容起来不发生泄漏。而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福岛核电站失去电源后无法降温的问题,红沿河核电站也有相应的解决设备和措施。刘正刚说:“原理不一样,福岛核电站是沸水堆,红沿河是压水堆,即使停电我们也有一套喷淋系统和消氢系统,靠非能动自重系统保证稳定停堆。”

 

  随后,大家还从观景台远处眺望四台机组同时建设的壮观场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工作人员孔莉说,核电站对公众开放使人们增强了对核电站的认识和了解,参观之后,我觉得红岩河核电站的技术水平还有他的保护屏障都非常安全,而且核电这种新能源是高效的清洁的绿色能源,我觉得应该支持核能的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